第四十章,面圣(1/ 2)
历史上,关于靖康之耻的记载是,金军威逼汴梁城下,外城一个城门失守。
那时赵国要求议和,而金军的要求是让宋煜、宋恒两个皇帝到金营谈判。结果到了金营,两个皇帝立刻就被扣押,签订了降表,最后被押到了金国当奴隶。
世人总是会说,大赵时期的这两个皇帝,脑袋有问题,好好的不在皇宫里面呆着,为何要去送死。
可真实的情况是,他们不得不去。因为满朝大臣都要求他们前去议和。他们若是不去,轻则是发生兵变,重则是“莫名其妙”的死去。
在大赵帝国,这个“民主”的社会里,表面上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。
其实在很大程度上,变成了士大夫架空了皇帝,皇帝不得不屈从与士大夫的意见。
这种情况,在后面几个朝代也有体现。比如明朝著名的道君皇帝嘉靖,他在深宫大院之中炼丹几十年,不问国事,国家依旧照常运转。
又比如明熹宗朱由校,作为一个皇帝,他不知道任用宦官会危害国家吗?既然知道,那为什么还要重用魏忠贤?
其实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猜,皇帝之所以这么做,就是想培养一个势力,和士大夫打擂台而已,赢了他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,就算输了,作为皇帝,也不会有什么损失。
大赵皇帝清楚宦官的危害,虽然宋煜重用了童贯,但也只是个特例,作为皇帝,他是士大夫权力的代言者,必须是符合士大夫利益,尽管很多情况下,士大夫利益与大宋利益相冲突。
在汴京危机的时刻,面对金军入侵,士大夫利益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。为了保存士大夫利益,他们不得不抛出弃子,而宋煜、宋恒就是弃子。
一个国家的**,首先开始于官僚的**,接着是司法的**,接着是教育的**,最后是军队的**。
当一个国家的****到了极致的时刻,这个国家也是无药可救,即便是秦始皇复生,汉武帝转世,朱重八降临,也是无力回天,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国家灭亡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